猎文网 > 言情小说 > 异世大明: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> 第243章 有序的朝堂

……
“陛下!物华天宝,自当只有我上国才能最好的利用其价值。”
“东瀛藏私一事,上国可雅量处之。”
“但犯我东山府,却是已违背了对我上国的朝贡条约。”
“故微臣谏!”
这种关键时刻,全场所有朝臣自然都看着夏燕,期待着他的后续发言。
但夏燕,却又不说了。
怎么回事啊!
夏燕身后的朝臣都感觉心里像被猫抓一样,十分不舒服。
独有高台上,将台下风景看得一清二楚的皇帝朱重八,眼皮开始止不住起跳。
因为夏燕不说,不是卡壳了。
而是因为话太多,被他直接整理成了册。
是的。
夏燕正从自己怀里掏出最后一份奏折。
这份奏折有点厚。
所以坠到了他衣怀里的最下方。
让他掏出来,多少有些费劲。
太监王半见状,赶忙下了高台,主动接过那一份奏折,替夏燕将其上内容给读了出来。
“东瀛四岛,物华天宝……”
“故微臣不敢不上谏!”
“我上国于属国增条款,势在必行。”
“我上国于属国减优待,势在必行。”
“我上国于属国禀公正,势在必行。”
三个必行。
响彻在整个朝堂。
百官们在自己心里消化完,也都回过了味儿来。
夏燕所谏,总结一句话,那就是从今日开始:
日月王朝与属国的关系,将不再是什么亲亲待之。
而是变成了合约关系。
从此,日月王朝与属国的一切贸易来往或朝贡来往,都将是白底黑字。
好处很明显。
以后到底是哪一方做错了或者没有做到什么事,那都能按照条款说话。
避免了人情或虚荣心,在其中起到的拖累作用。
而坏处,自然也是一样明显。
日月王朝与属国的关系,将变得十分正式,书面化。
这一点也是老朱有些不想接受的一点。
“爱卿啊,这九边属国来我天朝朝贡,那都是抱着瞻仰上国的心态来的。”
“如此一搞,那岂不是容易寒了他们的心……”
老朱看着台下夏燕,态度还算和蔼。
但这一句话,终究是让朝堂上明白事理的大臣知道了,夏燕不是赵征。
这一番谏言。
老朱并没有想要立即采纳的意思。
“夏燕啊,你自己懂点儿事儿吧。”
对夏燕比较熟悉的大臣,看着夏燕的背影,心里默默摇头,希望他不要继续找不痛快。
但有着赵征的吩咐。
有着刘基的嘱托。
再加上青史留名的诱惑。
夏燕选择了继续向前。
何况,这第一份看起来万分完备且认真的谏言,本就是用来提起皇帝重视的牺牲品。
是的,这时候。
除了他,六科给事中以及督察院的其他御史也全都站了出来。
然后一起跪下上书。
砰!砰!
“那但求陛下为东山府受难百姓申冤!!!”
“求陛下为蓝铁心将军正名!!!”
不用请,而用求。
这是刘基接到赵征信件后,做出吩咐时,修改添上的一点小心思。
要不说人老姜辣呢。
看着台下数十位大臣对着自己跪下上书。
所求之事,其实是为了百姓申冤。
为一个英雄正名。
这事,也是他朱重八最喜欢的啊。
这群言官也好啊,甚至还为咱的面子考虑,是在求着咱。
不像赵府出来的人,动不动就死,让咱必须听话。
至于先前那本厚厚的奏折上面所提的事,自然是直接不了了之,被覆盖了过去。
太监王半也懂事的将其放入了自己怀中,没有放到皇帝朱重八的龙案上。
“那爱卿们可有提案啊?”
皇帝朱重八手里面新出现了一份关于东山府受袭,以及蓝铁心事迹的文书。
这时候,台下的给事中与御史没有再开口。
他们有序的站回了自己的位置。
工部与礼部的官员适时站了出来,然后对着皇帝朱重八跪下。
给皇帝朱重八看得一愣一愣的。
咋今天这朝堂变得这么有序呢?
“陛下!”
“臣等有章程!”
工部与礼部的官员,这时候也慢慢从自己怀里掏出了奏折文书,递交给了太监王半。
皇帝朱重八又接过,开始观看。
“这种奏折其实交到内阁去处理也是一样的嘛,咋今日各位爱卿这么有闲心。”
“宁愿累咱一个,自己在台下多站一会儿,也不让效率更高的内阁那边接手?”
老朱话中,终于带起了一丝怀疑,单看向老实人王正。
因为今天朝堂上,各部打配合的痕迹,有些太重了。
工部尚书王正不善解释。
只能一把拉过站在不远处的兵部尚书滕德风。
“回陛下!”
“蓝铁心将军隶属军伍,相关的资料都是归兵部架阁库辖管。”
“微臣也是考虑到,若将此事交到东宫内阁,恐怕会造成僭越之举。”
工部尚书王正一下子就把自己摘出去了。
可苦了兵部尚书滕德风。
他是有苦难言。
“不是,昨日你们来找我查资料的时候,我可是在大晚上给你们打开了架格库。”
“你们可不带这么坑人的啊!”
砰!
不过,心里想是这么想。
在表面上,他还是赶紧对皇帝朱重八跪下,对将纪念蓝铁心一事打造成典型,进行了坚持。
毕竟树立军伍是英雄之地。
对兵部以后的待遇提升,只会好不会坏。
比如以后要是突然有个什么招人,纳将一事被吩咐了下来。
有着这一层光环在手,那不是洒洒水的事情吗。
不像当下。
于九边招兵买马倒是很简单,因为九边毕竟环境因素要复杂一些。
但于中原就不一样了。
当下日月王朝正处盛世,位于腹地的日月王朝百姓,哪里还想去当苦哈哈的大头兵。
不如直接去找一家小店当小二,或者参与进去朝廷规划下来的铁路修建工程,来得前途光明。
……
“所以你们礼部与工部,给出的章程就是修建纪念碑?”
没有看到实物,老朱还不明白纪念碑会带来怎么样的凝聚力。
“是的陛下,这是首辅大人在回京前的吩咐。”
“我们工部与礼部在接到命令后,就赶紧向东宫内阁申请了户部拨款。”
“然后要求吏部与兵部提供了资料,进行了履历统计,最后才开始的纪念碑设计与铸造。”
“明日,陛下便可让首辅大人,前往城外博望林进行验收!”
王正拍了拍自己胸脯,显然对自己工部手下工匠的技艺十分自信。
只是难住了老朱。
“……”
“明日,咱亲自去看看!”
“陛下愿往,那自然是更好了。”
解晋先一步发言,带着王正进行了行礼。
唯有刑部尚书秦勇力,从上朝到退朝都感觉自己很呆。
“不是,怎么有这种好事儿,却不带上我呢?”
……

(https://www.liewenn.com/b/22422/22422448/36792768.html)


1秒记住猎文网网:www.liewe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iewe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