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文网 > 玄幻小说 > 大唐:我的徒弟是长乐公主 > 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知道他是谁了!

“大王,您等的客人到了!”


一炷香时间不到,有人来找吐蕃王。


侍者进来禀报,吐蕃王就道:“请他进来。”


“是。”


吐蕃王用了一个请字,这让侍者心里有些好奇。


虽然吐蕃王在最近两年时间里,权势也不如过去。


但吐蕃王依旧是掌握着最多权势的人!


依旧是吐蕃的王!


在受了伤后,吐蕃王的情绪是有些反复的。


对待人,哪怕是心腹,也脾气不是很好。


能被说上一个“请”字,他却不认识对方,这是个人到底是什么来路,就很让人好奇了。


侍者走到宫殿外面,对着一个等在外面的中年男人说道:“大王请您进去。”


结果,说完这句话,却不见这个中年人露出受宠若惊神色。


非但不见对方露出受宠若惊神色,而且看起来也是心情平静,毫无波澜。


这模样,就让侍者有些不太高兴了。


在他看来,大王那是何等尊贵的人?


而眼前的人,却是第一次来王宫的无名小卒!


凡是吐蕃有头有脸的家族的人,侍者就没有多少是不认识的!


眼前的男人他并不认识,那对方的来路,应该就是这两种情况了:要么,就是此人是吐蕃国内的小人物,是最近才被大王看重了的,所以侍者过去没见过他。


要么,就是此人根本就不是吐蕃人!


既不是吐蕃人,那么,侍者过去没见过,也就说得通了。


果然,对方随后说了一声“请前面带路”,这句话,说得字正腔圆,却反倒暴露了非吐蕃人的事实。


侍者越发好奇此人身份,却没有说什么,而是引着对方走进宫殿。


“你先退下吧。”吐蕃王见到来人后,挥手让侍者退下。


侍者低垂着头,脚步放轻地走出去。


走到门口的时候,就听到身后,大王说了一句:“崔先生,请。”


崔先生?


崔?


这个姓氏,应该是大唐人吧?


大王竟然与大唐人有来往,而且还对对方这么客气?


而从那人的态度来看,似乎也不像是第一次见到大王,难道这还是个大王的故人?


对方到底是何来路?


侍者内心好奇,脚步放慢,但里面的人说话声却很轻,根本就听不清楚。


侍者出去后,就与自己的同僚,低声讨论这件事。


对方与他关系好,比他早当差几年,就压低声音提醒道:“姓崔?那此人的来路,怕是大唐那边的世家,这件事,你可不要再打听了,若是再打听,被大王知道,你的人头不保。”


这么严重的吗?


崔?


大唐那边的世家?


“我知道他是谁了!”


“博陵崔氏?对吧?”


“那个人,是博陵崔氏的人!”


原来,博陵崔氏是真的与他们大王有联系啊?


他之前隐隐听说,博陵崔氏如今在大唐的地位,与过去已是不太一样了。


博陵崔氏前任家主以及那一支的嫡支,被连根拔起!


博陵崔氏现任家主,则是亲近唐皇的那一支的掌事人!


这种情况下,他方才见到的那个人,应该就不是现任博陵崔氏家主的人了!


“是已经被唐皇给连根拔起的崔家前家主的人?”


侍者嘀咕着:“这种时候来找大王,莫非又是与幽州王有关?”


“听说崔氏这一支,是被幽州王给拔起来的!唐皇只是顺势而为。”


“他该不会是想劝说大王对幽州做什么吧?”


“这事与你我关系不大,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。”


说完,就示意这个侍者不要再讨论此事了。


这侍者只能按捺下八卦的心情,闭上了嘴巴。


宫殿里,吐蕃王与崔先生坐在一起,态度很是不错。


这也让多少尝到了一些人情冷暖的男子,有了一点感触。


“……大王一席话,倒是让我有些感触。大王说得是,我虽曾是博陵崔氏子,如今却被家族所不容,被大唐所不容,只能逃窜至此。蒙大王收留,如今终于做出了一点成绩,让人成功在草原上种出了红薯、土豆二物!这二物,都已丰收!梁,幸不辱命!”


名叫崔梁的男子,有些感慨地说道。


听到红薯、土豆二物都已丰收,吐蕃王脸上的笑容,比之前还要更真心几分!


他立刻就询问,这二物的种植情况。


之前他收留了从大唐逃亡到吐蕃的崔氏前家主残党。


这批人,除了带着金银珠宝,也带着一些香料、种子,所有人都识文断字,还有人自称是懂得农耕之法,手里也有着一批红薯、土豆种子的。


吐蕃王也听说过土豆、红薯的大名。


但吐蕃人一向不走农耕路线,他们也不觉得自己能种出庄稼来!


但这批崔家人的到来,让事情有了改变。


崔梁自称懂农耕,从吐蕃王这里要走了一百亩地,来种植他们带来的各种作物。


距离那时候,已过去了半年。


他甚至都忘了这个人了!


结果,对方竟然真的做出了成绩?


吐蕃王感到震惊。


见吐蕃王脸上露出震惊之色,崔梁心中得意,忙将种植情况,说给对方听。


一百亩地,他们种了不少东西。


大部分东西,也许是真的水土不服,没有成功种出来。


但各种了十亩地的土豆、红薯,却成功了。


由此可见,这两个作物,的确是不怎么挑土壤跟环境!是十分好种植的粮食!


土豆,一亩地产量是八百斤。


红薯,一亩地产量是七百斤。


这个数字,让吐蕃王很是惊喜!


但他随后又有些狐疑地说道:“听闻这二物,在大唐的产量,是翻了几倍?难道那数字其实是假的?又或者,吐蕃这边,真的不适合种植?”


崔梁噎了下,忙说道:“是吧,我从大唐带来的种子,有一部分的确是不发芽。”


他是万万不会承认,自己其实并不会种植,只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!


他见吐蕃王有些沉思,担心对方认为自己说假话,立刻将吐蕃这边如何如何不适合耕种,都夸大说了一遍。


听了崔梁的话,回忆了一下吐蕃自从建立以来,一直奉行的生存模式,百姓的确是放牧为主。


与中原的农耕是完全不同的。


崔梁的话,应该是真的。


这么说,这崔梁的确是个人才啊!


能在贫瘠的土地里种出这么高产的作物!


这是个有才之士啊!


幽州王还真是愚蠢,竟将这样的人才逼得逃到了吐蕃!




(https://www.liewenn.com/b/61/61574/31895189.html)


1秒记住猎文网网:www.liewe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iewe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