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文网 > 言情小说 > 活在战国:鬼谷子的局助读 > 国君如何选拔人才?

先秦时期还没有创建科举制度,大多采用“世卿世禄制”,所有的人才基本上都是从贵族之中挑选的。但到了战国时期,各国国君为了争霸,实施变法,开始广泛招揽人才,那么国君是如何招揽人才的呢?主要有五种方法:

第一种,大臣举荐。齐国大夫淳于髡是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,曾经在一天内向齐宣王推荐七位贤士。当时,齐宣王就非常纳闷地问道:“方圆千里能有一位贤士,那就说明贤士已经并肩而立了。百年之内能出现一位圣人,那就说明圣人接踵而至了。如今你一日之内就向我推荐七位贤士,那贤士是不是有点多了?”

淳于髡反驳道:“羽毛相同的鸟居住在一起,爪子相同的兽并排行走,这叫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如果到低洼的地方采集柴胡、桔梗,世世代代去采集,也得不到多少。如果到睾黍、梁父两座大山上去采集,用大车也装不完。世界万物各有其类,我淳于髡就是贤士一类的人。大王向我寻求贤士,就像到黄河取水,到燧中取火。下次我再推荐贤士的时候,哪里只是七个人呢!”

不但中央官员可以向国君举荐人才,地方长官也同样可以向国君举荐人才。

第二种、先依附将相,再接近国君。李斯在被秦始皇重用之前,先依附秦相吕不韦,做了吕不韦的门客。吕不韦经常带着李斯拜见秦始皇,李斯这才得以接触国君,并有了向国君展示才华的机会。秦始皇慧眼识珠,所以就重用李斯。

第三种、挖人。国君如果看中哪国人才,会直接派人到那个国家去挖人。战国时期,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,为了能够招揽到孟尝君,不惜派弟弟泾阳君去齐国做人质。孟尝君一到秦国,就立刻被任命为秦相。

第四种,游说。凭借个人的本事,直接游说国君。而商鞅就是凭借“霸王之道”而成功说服秦孝公重用他的。

第五种、立功。如果官员或士兵能够建立大功,国君都会给他们升职加薪。

(https://www.liewenn.com/b/62/62800/31791172.html)


1秒记住猎文网网:www.liewe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iewe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