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文网 > 言情小说 > 活在战国:鬼谷子的局助读 > 是谁在反对商鞅变法?

商鞅自从被秦孝公启用之后,便想在秦国大展拳脚,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。

众所周知,秦国位于西方的边陲之地,与戎狄杂居,又远离中原,因此被中原列国称为“蛮夷之国”。想让落后的秦国强大起来,需要从内到外地“换血”。至于如何“换血”,惟有变法。

变法牵涉甚广,秦孝公心里也不禁打起鼓来。由于害怕天下人在背后嚼舌头,戳他脊梁骨,所以迟迟不敢有所行动。

商鞅察觉出秦孝公的担心,便劝谏说:“行动犹豫不决,就搞不出什么名堂。做事犹豫不决,就会一事无成。更何况想做出超越常人的行为,必定会遭到众人的非议。有独到见解的人,免不了被一群猪嘲笑。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不明白是怎么做成的,而聪明的人常常在尚未做事之前就能预见即将发生的事。做大事,不能和鼠目寸光的百姓一起谋划如何开始,只能与他们一同享受成功的结果。德行高的人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。成就大事的人,不与庸人共谋大事。所以说,圣人之所以能够使国家强盛,就是因为不遵守旧的法制。只要有利于民众的,就不必遵守旧的礼制。”

秦孝公对此深表赞同。

然而,变法最大的劲敌、守旧派的领军人物老太师甘龙抖了抖胡子,站出来反对说:“圣人不改变旧法而施以礼教,智者不改变旧法而治理国家。顺应民风而施以教化,毫不费力便可成功。沿袭旧法而治理国家,官吏才能得心应手,百姓才能安定幸福。”

商鞅直言不讳地反驳道:“甘龙所言,皆是世俗之言。常人只安于旧有的习俗,读书人只拘泥于所见所闻,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,却不能与他们谈论法度之外的事情。三代不同礼而能称王统一天下,五霸不同法才能称霸列国。聪明的人制定法令,愚蠢的人被法令约束。贤能的人变更礼制,寻常人只能被礼制束缚。”

说自己的话是“世俗之言”,甘龙气得浑身乱颤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
守旧派的二号人物杜挚连忙站出来反对说:“没有百倍的利益,就不能改变法度。没有十倍的功效,就不能变更礼器。沿用旧法不会出现纰漏,遵守旧礼不会出现偏差。”

商鞅继续反驳说:“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,有利于国家就不能仿效旧的法度,所以商汤、周武王不遵守旧的法度而称王天下,夏桀、商纣王不更换礼制而灭亡。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遭到非难,沿袭旧礼的人也不值得赞扬。”

商鞅口吐莲花,振振有词,将守旧派人士辩得哑口无言。

经过一番论战,秦孝公不再有所顾虑,毅然决定在国内大力实施变法,任命商鞅为左庶长,负责制定和实施变法的一切事务。

(https://www.liewenn.com/b/62/62800/31791190.html)


1秒记住猎文网网:www.liewe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iewe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