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文网 > 言情小说 > 说话不要太老实 > 第三章:说话可以说出魅力来(3)

第三章:说话可以说出魅力来(3)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、聪明人说话随和,老实人说话冷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,无论如何都应表现出自己的坦诚和度量,而温和的表情,亲切随和的语调,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表达。

不难发现,如果我们微笑对待别人的时候,别人会还给我们更柔和的微笑。

而当我们严肃、冷漠地对待别人的时候,别人会比我们更严肃、更冷漠,道理就在这里。

别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,我们柔和,别人自然对我们柔和;我们严肃,别人自然对我们严肃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聪明人的故事: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宋朝郭进任山西巡检时,有个军校到朝廷控告他,宋太祖召见了那个告状的人,审讯了一番,结果发现他在诬告郭进,就把他押送回山西,并交给郭进处置。

有不少人劝郭进杀了那个人,郭进没有这样做。

当时,正值他国入侵,郭进很温和地对诬告他的人说:“你居然敢到皇帝面前去诬告我,也说明你确实有点胆量。

现在我既往不咎,赦免你的罪过,如果你能出其不意消灭敌人,我将向朝廷保举你。

如果你打败了,就自己去投河,别弄脏了我的剑。”

那个诬告他的人深受感动,果然在战斗中奋不顾身,英勇杀敌,后来打了胜仗,郭进不记前仇,向朝廷举荐了他,使他得到提升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老实人的故事: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卫侯在谈治国方针时,提了一条错误的意见,而群臣无一人敢加以指责,只是众口一词,随声附和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子思说:“我观卫国的情形,君不像君,臣不像臣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卫侯问:“何以见得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子思说:“国君如果习惯自以为是,群臣就不敢提建议。

事情做对了就自命不凡,事情做错了也要大家赞颂,这无异于阻塞言路,鼓励邪恶。

如此君昏臣庸,却又高居于百姓之上,民众是不会真心拥护的,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,国家必将灭亡。

我断定,您的国家将每况愈下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卫侯惊问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子思说:“君王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,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自以为是,而群臣却没有一个敢于指出您的错误;君臣皆自以为贤能,而下属亦同声称颂上司贤明,因为歌功颂德可以带来好运,直言纠错则会遭致灾祸,如此,利民利国的善政怎能产生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卫侯听了以后,幡然猛醒,开始主动寻求臣下的不同意见,卫国由此逐渐强大起来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·严肃面孔,让人紧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与人交谈的过程中,不要有过于严肃的面孔,这样容易让人莫名紧张起来。

尤其是别人做错了事情的时候,千万要注意面部表情的柔和,这是一种宽容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古今中外,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,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,忍人所不能忍,善于求大同存小异,团结大多数人。

他们有胸怀,有魄力,豁达而不拘小节,做事从大处着眼。

他们从不斤斤计较,目光短浅,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。

致使他们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全力以赴做他们认为该做的事,所以他们成大事、立大业,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常言道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,一个人宽宏大量,不过于较真,人们才会乐于同你交往,朋友才会越来越多,社交的成功伴随着事业的成功,难道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?

更何况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,要做的事情太多,又何必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浪费时间呢?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其实,静下心来仔细想想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

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,彼此忍耐,经常以“难得糊涂”自勉,求大同存小异,有肚量,能容人。

只有这样,你才会左右逢源,诸事遂愿,有许多的朋友围在身边;可是老实人就是不能理解也无法明白这个道理。

他们通常斤斤计较,认死理,过分挑剔,容不得别人一丝一毫的错误。

长此以往,周围的人都躲得远远的,没有办法,只有关起门来“称孤道寡”一条路可走。

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放弃严肃面孔,就要学会将很多事情看淡。

想想我们的生活,我们选择了严肃,选择了紧张,因为我们发现我们身边都是严肃,都是紧张,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业。

好像事业就要求我们严肃,要求我们紧张一样。

事实上,事业的成功和严肃紧张没有任何关系,而我们之所以看别人严肃和紧张,是因为别人看我们严肃和紧张。

如果我们放弃那些表面上的沉重,我们会发现我们心中也有一种轻松,这种轻松会有一种轻装上阵的感觉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·平等轻松,融洽关系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与人交谈的时候,一定要保持平等轻松,这样才能融洽关系。

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保持平等轻松,就在于我们做不到谦逊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个人越是推崇自己,别人反而越厌弃他;越是保持低调,别人越是抬举他。

所以,聪明的人总是在那些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保持低调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英格丽·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,又因在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。

然而,在她领奖时,她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伦汀娜·克蒂斯,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,并由衷地说:“原谅我,弗伦汀娜,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褒曼作为获奖者,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,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,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。

无论谁是这位对手,都会十分感激褒曼,会认定她是一位值得倾心的朋友。

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,如此善待竞争对手,如此推崇一个不如自己的人,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与人交谈的时候,保持轻松是相当重要的。

把谈话弄得很紧张的人,往往不会谈出什么效果。

我们如果能够举重若轻,很严重的事情也能镇定自如,不但会赢得别人的尊重,而且也会增强别人的信心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保持平等轻松,就要保持自己的年轻心态。

不要凭借自己的老资历,就随意指责别人,就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,别人的是错的。

只有别人认同自己的时候,别人的才是对的,但别人所认识的不过是在拾自己的牙慧。

这种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。

他们习惯倚老卖老,于是将本来应该很轻松的话题弄得很是复杂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保持平等轻松是融洽关系的根本,如果我们想要和别人有比较融洽的关系,我们就不能过于紧张,过于疏远。

不要随意和别人开玩笑,但是通过自嘲的方式来开开玩笑,很多时候是交谈的润滑剂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平等轻松的谈话状态是最好的,只有在平等轻松的状态下,人才会坦诚,否则人们都要细细计算自己的每一句话是否该说,是否不该说,这种谈话注定会很压抑。

人的本性都愿意倾向于平等轻松,倾向于开心快乐,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置身于严肃之中。

但是事实上,很多人都有意或者无意将谈话变得很压抑,或许是因为他们心中紧张。

其实谈话就是谈话,没有必要紧张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·言语伤人比刀子还锋利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言语伤人比刀子还锋利,而且造成的伤痕是永远无法弥补的。

为此,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语,千万不要出现过于暴力的语言。

而要达到这些,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够了,这就是你真正拥有一颗宽容的心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一句英国谚语是这样说的:“如果只想幸福一天,最好上理发店;如果只想幸福一周,就去结婚;如果只想幸福一个月,可以去买一匹马;如果只想幸福一年,那就盖一栋新房;如果想获得终生的幸福,就必须当一个充满爱心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只有充满爱心的人,才能以温柔对待倔强,用宽容包容苛刻,用热情融化冷酷。

游弋于爱的空间,人与人之间便没有了仇恨、欺骗和谎言,这种人生的境界或许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,同时也是人们所向往的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冷酷和苛刻是长在心灵果园中的毒草,只有仁爱之心才是真正的除草剂。

容人之过,就是仁爱之心的一种体现。

在很多伟大人物身上都会有宽容的美德,这种美德是他们能够被人尊敬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宽恕不仅是爱心的体现,而且是极高的做人境界,在言语上宽容别人更是必须的,因为很多话就是伤人的刀,它们本不该说出口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·不要自我感觉良好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自我感觉良好容易自以为是,觉得自己什么都正确,而别人说的什么都是错误的,即使没有错误,也是有瑕疵的。

因此,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与人交谈的时候,一定存在意见相悖的时候,可老实人极不情愿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,一旦遇到这种情况,就会气不打一处来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,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,于是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、枝繁叶茂的橡树,开始在最高的一个树枝上筑巢,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鼹鼠听到这个消息,大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:“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,它的根几乎烂光了,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。

你最好不要在这儿筑巢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鹰王很骄傲,心想:“你算什么呀,我身经百战,还需要你来提醒?

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,难道能否认老鹰的眼睛是锐利的吗?

你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样子,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百鸟之王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于是鹰王根本不听鼹鼠的劝告,立刻动手筑巢,并且当天就把全家搬了进去。

不久,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天早晨,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,外出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,然而,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,它的鹰后和子女都已经摔死了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看见眼前的情景,鹰王悲痛不已,它放声大哭道:“我多么不幸啊!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,所以,命运就对我给予这样严厉的惩罚。

我从来不曾料到,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,确实是怪事!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。”

鼹鼠说道,“你想一想,我就在地底下打洞,和树根十分接近,树根是好是坏,有谁还会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鹰王就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,所以才出现了这种悲剧。

在与人交谈的时候,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,不要认为自己正确无比,而别人一无是处。

当你因听了别人的反对意见而怒火中烧时,不妨先劝慰自己:“等一下……我本来就不完美。

连爱因斯坦都承认自己99%都是错误的,也许我起码也有80%的时候是不正确的。

这个意见可能来得正是时候,如果真是这样,我应该感谢它,并想法从中获得益处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当你抛弃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的时候,才听得进别人的话,学习到更多东西,才能够真正地尊重别人,从而利用别人的力量成就大事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说话的大智慧: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我们微笑对待别人的时候,别人会还给我们更柔和的微笑。

而当我们严肃苛刻地对待别人的时候,别人会比我们更严肃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、聪明人让人心服,老实人让人口服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与人交谈的时候,尤其是想说服别人的时候,如果过于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,就很容易遭到别人抵触,或者仅仅表面认同。

事实上,一个人坚持他的观点和做法,肯定有他的道理。

如果直接向他说明这个观点是错的,那件事情不能做,而且很多时候容易使自己陷入争论之中。

我们知道,争论是永远说服不了对方的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聪明人的故事: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和吴国交战,吴国派他的弟弟出使楚军,楚军却把他抓起来,还准备杀了他祭鼓。

楚王想让蹶由在临死前遭到嘲笑,就问他:“你来的时候占卜,吉利不吉利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蹶由说:“吉利。”

楚王一阵冷笑,问道:“吉利?

今天你要死无葬身之地了!”

蹶由从容地说:“预兆预示吉利。

如果你特别高兴,又友好地接待我,毫无敌意,就会滋长我们吴国的自满情绪,因而忽视了安全,我国的灭亡就没有多久了。

如今你动怒了,大发雷霆,杀我祭鼓,那么我们吴国就会加强守备。

吴国虽然弱小,但只要提高警惕,事先治好兵甲,就可以抵御你们的军队。

这不是‘吉利’吗?

况且我们吴国只占卜国家的吉凶,不是占卜我个人。

假如小臣我被杀死祭鼓,因而使我们国家知道戒备,这种吉祥,还有比它大的吗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蹶由这一番话把残暴的楚王说得哑口无言,并最终放了蹶由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老实人的故事: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古时候有一个尚书,他死后家道没落,到他孙子的时候已经很穷了,加上他的孙子十分懒惰,到最后只能乞讨为生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一天,尚书生前的一个门生知道了这种情况,于是让尚书的孙子到他家扛一袋米回去。

尚书的孙子很高兴,扛着米就往家走。

但是因为从小娇生惯养,根本扛不动。

他四周看了看,发现有一个乞丐,于是让乞丐帮他扛,结果这个乞丐还不如他,扛了两步就走不动了。

尚书的孙子便大骂乞丐说:“我是尚书的孙子,我扛不动情有可原,你一个乞丐怎么连这样的活儿也干不了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乞丐瞪了他一眼说:“尚书又怎么样,我可是宰相的孙子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·不要教别人如何做人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任何人都没有教别人做人的权利,但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别人的行动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古时候的圣君往往以身作则,教化百姓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周文王姬昌。

在梦中看到有人在城上对着自己大喊:“我是城东北角的那具尸骨,请你务必用帝王的规格安葬我。”

姬昌一口答应下来。

他醒后,就派官吏去调查,果然发现城东北有一具尸骨。

姬昌马上吩咐官吏用帝王的规格来安葬,官吏提出异议:“这只是一具无名尸骨,用帝王的规格太过分了,是否改用五大夫的规格?”

姬昌不同意:“我已在梦中答应他了,怎么可以食言呢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,士民听到后,无不激动万分:“我们的大王对梦见的枯骨都如此守信,何况活着的人呢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周文王厚葬枯骨,正是希望从别人口里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,并且以梦来附会这就更为自己增加了神秘色彩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判断一个人时,通过语言是一种方式,更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行动来证明,这是无声的语言,也是最有效的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鲁国大臣孟孙在狩猎时获得一头小鹿,令秦巴西先运回府邸。

途中,伤心的母鹿呜咽哀鸣着跟随其子。

善良的秦巴西于心不忍,于是放了小鹿使母子团圆。

孟孙回,要小鹿秦巴西只好据实相告:“我见那头小鹿十分可怜,就把它还给母鹿了。”

孟孙大怒,于是放逐了秦巴西。

过了三个月,孟孙又召回秦巴西,让其专门守护少主人。

驾御马车的人深感不解,孟孙却说出了他的看法,秦巴西性诚心善,对一头小鹿犹如此怜惜,将来也一定加倍地守护好自己的孩子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劝导别人的时候,要善于从自身谈起,不要直奔主题。

如果直奔主题,就容易受到别人的反驳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邹忌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,足智多谋。

精通音乐,曾击鼓弹琴游说齐威王,受到重用,被任为相国。

他很有抱负,常常想办法让齐威王虚心纳谏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一天,邹忌对齐威王说;“前些日子,我在家里照镜子,发觉我身材修长,容貌俊美,衣冠楚楚,心中甚是洋洋得意。

高兴之余,我问妻子:‘你看我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美呀?

’妻子想也没有想就说:‘当然是官人比徐公美了,徐公怎么能同你相比呢?

’我听了妻子的话,将信将疑,于是又去问妾,谁知妾把我说得更美,我想果真我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吗?

每当客人来访的时候,我都要仔细询问,客人也说我最美。

于是我有点飘飘然起来。

但好景不长,一次,徐公本人来访,我从头打量到脚,连汗毛孔也看遍了。

徐公走后,我照镜子,越看越觉得我比不上徐公美。

明明是我不及徐公美,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说我比徐公美呢?”

说到这里齐威王若有所动。

邹忌继续说:“这件事叫我很长时间未能静下心来,现在我找到答案了,原来妻子说我美,那是她对我有偏爱之心。

妾说我美,则纯粹是讨好我,因为她惧怕我。

那些来访的客人,全是来求我帮助他们的,自然恭维我美啦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谈完自己的经历,邹忌开始畅谈体会。

他对齐威王说:“现在齐国领土广阔,城池就有上百座,宫中美女成群,大王尽情享乐,朝中大臣,没有不惧怕大王的,全国没有一人能不求于大王的的。

由此不难想象,大王你受的蒙蔽太深了,官吏和百姓或是怕你或是谄于你,怎么能听到真实情况呢?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齐威王听罢邹忌的话,顿时醒悟,接受了邹忌的规劝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没几天,齐威王向全国发布命令:凡是当面揭发齐王过失的,获上等奖,凡是上书批评齐王过错的,受个中等奖;能在大庭广众之中指责国王,只要被国王听见的也给重奖。

布告一经张贴街头巷尾,活跃异常。

大臣们也没有顾虑。

纷纷进谏,齐威王听了以后,也知错就改。

一年以后,朝野都感到无意见可说了,齐国也很快强大起来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做人方面,不可能形成整齐划一的标准,为此,不要用说教的方式开导别人怎么做人,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·巧妙反击别人的话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认同别人的话。

当不认同的时候就要进行反击。

但是如果十分生硬地反击,说别人说得不对,难免会将谈话引到无谓的争论上去。

因此通过一些手段巧妙反击显得尤其重要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许多领袖人物都称得上是巧妙反击的大师。

他们几句轻松的调侃,就可以缓解紧张气氛,并令对手折服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984年里根为了竞选总统,与对手蒙代尔进行电视辩论。

蒙代尔自恃年轻力壮,抓住里根年龄大的弱点不放,竭力攻击,想以此激怒里根。

如果里根一时激愤,破口大骂,以牙还牙,那么他沉稳持重、老谋深算的长者形象就会彻底败坏,必将在全国观众面前颜面全无。

里根不愧是久经沙场的政坛老手,面对蒙代尔的挑衅他没有勃然大怒,也没有逆来顺受。

而是以他独有的幽默语言,用不屑一顾的口气回击道:“蒙代尔说我年龄大而精力不充沛,我想我是不会把对手年轻、不成熟这类问题在竞选中加以利用的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正所谓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”,里根将计就计,以守为攻,在不动声色之中,把自己年龄大却宽宏大度、深谋远虑的优点和对方年纪轻却浅薄而狭隘的缺点显示给观众。

因势利导,巧妙地扭转了双方的局面,有力地还击了对方,又尽显自己的成熟姿态,可称得上“一箭双雕”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针对对手提出的不便正面辩驳的问题,风趣幽默的回答往往可以使自己摆脱尴尬局面,并给对手猛力一击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别人提出来的尖刻问题,就像直通通打过来的拳头一样,很多时候,与其直接地回击过去,不妨顺着别人的力道,往自己这边拽,等到别人的力道消尽以后,再给别人一个反击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

善于说话的人,往往在轻描淡写中给别人一种威严;善于反驳的人,往往在幽默风趣中表现出自己的智慧,让对方觉得汗颜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当遇到别人提出尖刻问题的时候,很多人都是赶紧辩驳,或者反唇相讥,冷嘲热讽。

然而事实上,这种辩驳不但起不到任何解释的作用,反而会越描越黑。

辩驳是目的,但是辩驳的手段却有多种多样,很多时候,谈话中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·既不自我炫耀,也不自我吹嘘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老实人喜欢通过炫耀自己来说服别人,这是很不明智的。

人不论多么有才华,运气多么好,都不应该炫耀,尤其在谈话中,当你炫耀的时候,你就失去了听众。

而且很多时候会置自己于危险境地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炫耀自己足以让人妒恨。

炫耀自己的人,把大量精力放在显示成果、自吹自擂,或试图让他人信服自己等方面。

这样做并不能获得他人的真心称道,却是自掘陷阱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才子杨修的遭遇,就是一个极好的教训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或许,我们所自鸣得意的事,正好是别人的痛处,这时他们普遍会有一种心理--怀恨!这是一种进入到内心深处对我们不满的反击!我们说得口沫横飞,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颗炸弹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比较谦虚。

在谈话中炫耀,只会让别人觉得你浅薄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自我炫耀是有意无意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,而自我吹嘘则直接往自己脸上贴金,它比自我炫耀更容易激起别人反感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一只麻雀很高调,它飞到一个王宫附近,始终不停下来,它要向它的朋友展示一下自己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它的朋友问它为什么不停到王宫屋檐上休息一会,麻雀很骄傲地说:“我怕我一停在上面,这个宫殿就会塌陷下去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一只老鹰听了很生气,于是飞了过来,想抓住这只爱说大话的麻雀。

麻雀很惊慌,赶紧飞回自己家里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朋友又问它为什么如此惊慌,它强作镇定地回答道:“我怕我和老鹰打起来,一下子地动山摇,你们连安身的地方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它的朋友狂笑不止,谁也没有把它的话当真,只是觉得它像个小丑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其实自我吹嘘的人,很多时候在别人心目中就是这种角色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一个老父亲带着儿子去打猎,一路上总是夸耀自己的箭术如何高明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突然,天上飞来一只老鹰,儿子让父亲赶紧拉弓。

父亲拉满了弓朝老鹰射过去。

没有射中,老鹰飞走了。

父亲很欣喜地对孩子说:“今天算是看见了奇迹,没想到一只被射中的老鹰还会飞。”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时,人们为了赢得尊重,往往把自己摆到一个较高的位置,比如求职时,为了让对方能够重视自己,就说自己曾经在什么地方做过多大的项目,事实上,他可能只是参与或者仅仅是听说过这个项目,他在那个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甚至毫无关联。

正因为他没有信心,才通过吹嘘证明自己的重要以让他人信服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吹嘘多了就容易露馅。

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,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,千万不要通过自我吹嘘的方式获得,一定要学会谦虚,要知道真正的高人都是深藏不露的,真正的强者都是很谦虚的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说话的大智慧: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让人口服不难,难在让人心服。

记住,争论永远说服不了对方。

(https://www.liewenn.com/b/58/58236/32210642.html)


1秒记住猎文网网:www.liewe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iewenn.com